■护航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径
2024年09月30日  来源:齐鲁晚报
【PDF版】
     ■提升治理水平
心安邹平跨越新台阶

  “感谢刘哥的耐心调解,矛盾解决了,我们哥俩又和之前一样了。”近日,在邹平市高新街道兴业社区会仙桥商圈,原是以“兄弟”相称的两个店铺老板因争抢客源问题发生口角,调解员刘林得知这一情况后,通过摆事实、讲道理,引导双方换位思考。
  “有矛盾就找调解员”已成为邹平市民的习惯。近年来,邹平市结合工作实际,积极吸纳社会各方资源,组建了专职调解、行业调解、司法调解、网格调解等多支调解队伍,1200余名调解员聚焦基层一线,织出了一张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调解网络。
  走进明集镇曹家坪村“特色茶室”,“以和为贵”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等传统文化元素映入眼帘。据悉,“特色茶室”充分发挥村“两委”、志愿者、网格员等人员优势,定期开展群众接访、矛盾调处等活动。
  像明集镇“特色茶室”一样,邹平市规范化建设市镇村三级调解阵地,以“忧乐调解”为主品牌,创新打造“守德调解室”、长山镇“老杨调解室”、好生街道“好顺调解”、高新街道“老李拉理”工作室等一批特色调解子品牌,全方位提升服务质效,努力实现群众“忧心而来,快乐而走”的工作目标。今年以来,邹平市各级各部门共排查社会风险类矛盾纠纷1320余件,化解1310余件,化解率99%以上。

  9月16日晚上,在青阳镇“夜猫子集”,摊主叫卖声此起彼伏,来自全市以及济南、淄博等地的游客纷纷到这里赶集、游玩。据悉,青阳镇“夜猫子集”源于清朝末年,是在中秋节前夕群众自发形成的夜市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一缕缕涌动的烟火气,逐渐成为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的新灯火。
  文化如水,浸润无声。在邹平,青阳“夜猫子集”点亮乡村夜经济,临池“孝善文化节”引领文明风尚,台子“哆咪夏夜”嘉年华点燃村庄活力,码头“全国半程马拉松”掀起运动热潮,黄山、黛溪“水杏采摘节”迎接丰收喜悦……百花齐放的文旅格局渐入佳境,300余场基层文化活动如同一股股温暖的春风,吹遍了城乡每一个角落。
  邹平市始终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持续加大对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廉洁文化、创业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宣传推广力度,助力文旅融合跑出“加速度”。国内首部以伏生为题材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成功上映,范公祠、醴泉寺、范仲淹读书洞入选文旅部国家级精品研学线路“励志成才之旅”;设计打造4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,形成“南山北水”全域旅游发展格局,1—7月份,共接待游客272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23.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.6%和4%。

  秋风送爽,在邹平市焦桥镇前三村共富农场里,社员们正在地里忙着刨山药,新挖出的山药,裹着新鲜的泥土气味,整齐地码放在沟垄旁,一派丰收的景象。
  “今年初,我们村党支部领办的乐家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种植细毛山药20余亩,山药质量好,产量高,亩产预计能达5000斤左右,纯收入可达30余万元,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。”前三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孙建国笑得合不拢嘴,共富农场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,村民来合作社干活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。
  邹平市始终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压舱石。创新开展村级“三划”编制工作,新落地村级共富项目163个、总数达到819个,带动集体增收1200余万元。开展“1+5”新型土地经营标准体系编制工作,全市“1+5”土地合作经营面积再扩大9万亩、总面积达到17.73万亩。今年新实施高标准农田4.7万亩,夏粮播种面积、单产、总产实现“三增长”,入选全国小麦、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。搭建服务40余万亩耕地的数字农业农村服务管理平台,农业智慧化水平更高。
■深化文旅融合 百花齐放释放新活力
  ◥邹平市龙台实验学校组织国庆系列活动(李咸通 摄)
  ◤邹平市人民医院建成投用(王广学 摄)

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:
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
按日期查阅
©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
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