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,有望创造新的纪录,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。除了已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、嫦娥六号探测器,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南极采样返回外,还将发射多颗民用卫星,满足各行业用户应用需求;加速推进建设航天科技集团“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”。
中国探月任务
不断更新
6月25日,嫦娥六号在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。这是人类探月迈出的全新一步,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、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。
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,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,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正面月壤,嫦娥六号如今采回月背样本。一个个中国“首次”、世界“首次”,持续闯向科技创新“无人区”,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知识厚度。
借助这次采回的月背样本,科研人员可以对比此前月壤,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认识。多项研究同时开展,还将为不同学科的基础前沿注入新鲜力量。
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、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,一份争分夺秒的时间表,更新了中国探月的任务书。月球是人类向宇宙进发的第一站,月球探测之后,更有深空探测不止步。
嫦娥六号搭载4台国际载荷,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;嫦娥七号将搭载6台国际载荷;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继续开放……
我国将完成多次
商业发射任务
2024年,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任务持续保持高强度,将全面推进深空探测工程,持续推动天问二号、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等为代表的200多颗航天器研制工作,开展230余发运载火箭组批投产,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。
据介绍,航天科技集团还将完成多次商业发射任务,为各类客户提供快速、稳定、可靠的“一站式”发射服务。
低轨大规模卫星组网趋势明确,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即将进入加速发展期。预计2024年我国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,预计市场规模于2025年将达到15.6亿元。
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,不断将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,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。 综合新华社
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
齐鲁晚报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